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光临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湘潭大学

湘潭大学

创办时间:1958 单位属性:普通本科院校 所在地区:湖南 湘潭市 相关行业:其他新能源,纳米及超细材料,电池充电器,太阳能 ,其他机械

联系人:夏珺

登陆后向院校管理员咨询
加入院所

    单位简介

    湘潭大学是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自倡办,亲笔题写校名,亲切嘱托一定要办好的一所省部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现设有21个学院(教学部),80个本科专业,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国家重点学科,19个省级重点学科;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4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基地;学校学科覆盖10大门类,并形成了一批特色比较突出、优势比较明显的学科专业群体,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计算数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工程、凝聚态物理、流变力学等一批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在国内有较大影响,流变力学、消费经济学还首创于我校,并从这里走向全国。学校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人才与研发优势服务地方经济,与省内外的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各类合作,在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合作项目涉及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化工环保、生物医药、经济、管理、法律、旅游等多个领域,涵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实现了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地对接。

    更多>技术专家148

    • 雷钢铁 雷钢铁 研究领域:电化学与光电化学 研究方向:电化学、光电化学 咨询
    • 邝代治 邝代治 研究领域:金属有机化合物和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 研究方向:有机化合物、金属 咨询
    • 李熠 李熠 研究领域:通信,硬件/数码 研究方向:物联网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 咨询
    • 曹春红 曹春红 研究领域:小波分析及图像处理 研究方向:小波分析、图像处理 咨询
    • 徐俊瑞 徐俊瑞 研究领域:轻合金板材/管材的磁脉冲高速率驱动成形工艺与理论 研究方向:轻合金板材 咨询
    • 吴淑英 吴淑英 研究领域:能源转化、利用与存储过程中的强化传热问题研究,具体应用包括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与动力电池热管理、工业余热利用以及太阳能热利用等方向。 研究方向:新型能源材料、储能技术 咨询
    • 赵满秀 赵满秀 研究领域:材料热力学及材料表面改性 研究方向:材料热力学、材料表面改性 咨询
    • 谢桂兰 谢桂兰 研究领域:新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塑性成型数值仿真及优化设计 研究方向:新型材料、塑性成型仿真 咨询

    更多>技术成果540

    更多>研究机构2

    • 低维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低维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机构等级:国家级 研发人员:44人
      研究领域:其他新材料技术,高分子材料 研究方向:低维材料,新型材料,高分子材料,金属镀层薄膜,纳米材料,光电薄膜
      机构简介: 展开
      低维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被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以有重大应用背景的结构型、功能型和智能型的低维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制备、结构、宏微观性能、跨尺度模拟和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和提升学术地位相结合。实验室聘请了师昌绪、李恒德、潘际銮、黄克智、白以龙等五名院士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顾问,薛群基院士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聘请了崔俊芝院士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现任实验室主任为湘潭大学的周益春教授。 实验室充分发挥湘潭大学材料、物理、化学和力学等学科的综合优势,形成了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平台。其人才培养体系包括4个主线学科博士点:“材料物理与化学”、“凝聚态物理”、“材料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个主线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物理学”;1个国家重点学科:“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3个湖南省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凝聚态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本实验室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勇于创新、具有多学科研究背景的学术队伍。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4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5人,教授25人,博士43,教育部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6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3人。他们所在的学科领域包括材料、物理、力学和化学等。 经过几年时间的建设与发展,实验室现已形成了3个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1)金属镀层薄膜的制备及力学性能;2)铁电和光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3)低维纳米结构的形貌演化。实验室现拥有纳米压痕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交流阻抗谱测试仪、核磁共振波谱仪、覆镍深冲钢带中试生产线、英国输力强电化学测试系统、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等一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 特种功能薄膜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特种功能薄膜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机构等级:国家级 研发人员:103人
      研究领域:其他新材料技术,太阳能 研究方向:低维材料,薄膜材料,铁电薄膜,新能源,动力电源,太阳能
      机构简介: 展开
      该实验室由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牵头,联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8研究所及株洲永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组建,于2009年被批复为省级工程实验室。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地方院校首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以有重大应用背景的结构型、功能型和智能型的低维材料尤其是薄膜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形成了新型能源薄膜材料与器件和先进信息薄膜材料与器件等特色研究方向。实验室在薄膜材料,尤其是铁电薄膜等先进信息薄膜材料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该领域重要研究基地之一。本工程实验室拥有专职科研人员103人、研发设备原值9815.99万元、研发场地5000平米。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和重点科研项目7项,拥有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2项。该实验室拟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核心竞争力薄弱的问题,针对动力电源关键薄膜材料制备、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关键装备和铁电薄膜存储器制备技术的迫切需求,开展动力电源关键薄膜材料及电源制造、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关键装备、铁电薄膜存储器等方面研究,突破动力电源关键薄膜材料及电源制造技术、高性能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关键装备生产技术和高速低功耗高可靠性存储器制备等关键技术,建设特种功能薄膜材料研发平台。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