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光临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

创办时间:资料待完善 单位属性:211工程院校 所在地区:江苏 苏州市 相关行业:纳米及超细材料,编织物,纺织,纺织

联系人:冯瑶

登陆后向院校管理员咨询
加入院所

    单位简介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主要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一百多年来,一代代苏大人始终秉承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精神;坚守学术至上,学以致用,培养模范公民的办学理念;传承和弘扬自由开放,包容并蓄,追求卓越的优良校风和博学笃行,止于至善的优良学风;努力培育兼具自由之精神、卓越之能力、独立之人格、社会之责任的完人。作为全国最早创建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苏州大学曾创造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若干个第一:第一家以西式办学体制举办大学、第一家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最早授予硕士学位、第一家开设法学专业教育、第一家创办大学学报等等。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文理学院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建国初由省立教育学院、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和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后经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1995年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7年苏州丝绸工学院、2000年苏州医学院先后并入苏州大学。目前,苏州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具有相当规模,基础较为雄厚,办学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

    更多>技术专家83

    • 关晋平 关晋平 研究领域:功能性纺织助剂及纺织品的研发 研究方向:环保阻燃剂、阻燃纺织品、热防护面料、纤维生态改性 咨询
    • 龙家杰 龙家杰 研究领域:纺织,涂料,颜料,油墨,纺织 研究方向:光催化、节能环保染整 咨询
    • 程茹 程茹 研究领域:专用化学,生物医用材料 研究方向:载药系统、聚氨酯 咨询
    • 吴涛 吴涛 研究领域:无机化学 研究方向:半导体材料、光电材料 咨询
    • 陈新建 陈新建 研究领域:软件 研究方向:医学影像处理、图像分析、三维建模、三维可视化 咨询
    • 常春起 常春起 研究领域:电子信息 研究方向:统计信号处理、基因调控网络、神经影像 咨询
    • 蔡春芳 蔡春芳 研究领域:家畜良种胚胎育种 研究方向:资料待完善 咨询
    • 杨世林 杨世林 研究领域:中药、天然药物 研究方向:中药、天然药物 咨询

    更多>技术成果920

    更多>研究机构2

    • 江苏省薄膜材料重点研究室简介

      江苏省薄膜材料重点研究室简介

      机构等级:省级 研发人员:20人
      研究领域:其他新材料技术 研究方向:新型材料,薄膜材料
      机构简介: 展开
      江苏省薄膜材料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93年,是江苏省较早建设、开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主要研究凝聚态物质中不同尺度层次,不同类型微结构组态、分布、相互作用及形成和转变规律, 揭示它们与宏观物理性质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将理论研究,计算机模拟与当代先进实验手段相结合,探索、设计和制备各种类型的微结构材料,研究其物理机制和新效应,为发展新型微结构材料奠定基础。实验室最终希望成为一个开放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功能材料研究中心,一个材料、物理和化学学科交叉的高素质功能材料人才培养基地。 实验室目前共有固定人员20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9人,副高职称9人,全部成员具有博士学位。目前实验室面积约3000平方米,已拥有价值近千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样品制备、微结构分析以及各种物性测试设备。自建设以来,实验室已承担或正在承担的各类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100余项。近5年来,实验室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在国际SC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此外近5年共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共150余名,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共130余名, 4篇论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论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 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

      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

      机构等级:国家级
      研究领域:编织物,棉及化纤印染精加工 研究方向:纺织品,印染,服装设计
      机构简介: 展开
      苏州大学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12月批准建立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由国家“211”工程学校苏州大学,联合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丝绸科技有限公司、西南大学农业部蚕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苏豪国际集团公司、盛虹集团有限公司等丝绸行业的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共同承建。实验室建设于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教区苏州大学新校区内。 苏州大学是拥有全国高校唯一从栽桑、养蚕、制丝、织绸、印染和后整理到服装设计与表演的完整丝绸产业链学科群,以及相关支撑学科体系的高等学校。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主要承建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纺织科学与工程是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纺织工程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等。现代蚕桑丝绸工程分别被列入苏州大学“九五”和“十五”“211工程”子项目,近五年共投入4000余万元用于实验室设备、场地和学科建设,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在苏州大学已投入建设的现代蚕桑丝绸工程基础上,新增投资6605万元用于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 为了推进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传统丝绸行业在现代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凝聚和培养产业技术创新人才,推动丝绸行业的发展,本工程实验室将围绕“数字化丝绸加工技术”、“丝绸产品的生态加工技术” 和“功能性蚕丝及其产品的加工技术”等三个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工作。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