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01-26 发布单位:21CN科技
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以赵忠贤、陈仙辉、王楠林、闻海虎、方忠为代表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国家实验室(筹)(以下简称“物理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研究团队因为在“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目录
一等奖 |
||||
序号 |
编号 |
项目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推荐单位 |
1 |
Z-102-1-01 |
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 |
赵忠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二等奖 |
||||
序号 |
编号 |
项目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推荐单位 |
1 |
Z-101-2-01 |
若干重要的可压缩欧拉方程整体解研究 |
黄飞敏(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
吴文俊 |
2 |
Z-101-2-02 |
凯勒几何中的典则度量和里奇流 |
朱小华(北京大学) |
中国数学会 |
3 |
Z-101-2-03 |
回归中的模型检验和降维 |
朱力行(香港浸会大学) |
王梓坤,严加安, |
4 |
Z-101-2-04 |
无限维控制系统的结构理论 |
张 旭(四川大学) |
刘应明,彭实戈, |
5 |
Z-102-2-01 |
大样本恒星演化与特殊恒星的形成 |
韩占文(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
云南省 |
6 |
Z-102-2-02 |
北京谱仪II实验发现新粒子 |
金 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7 |
Z-102-2-03 |
量子通信与量子算法的物理基础研究 |
龙桂鲁(清华大学), |
中国物理学会 |
8 |
Z-102-2-04 |
量子几何相位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
朱诗亮(华南师范大学), |
广东省 |
9 |
Z-103-2-01 |
荧光染料识别与响应调控的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 |
彭孝军(大连理工大学), |
教育部 |
10 |
Z-103-2-02 |
有机小分子和金属不对称催化体系及其协同效应研究 |
龚流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安徽省 |
11 |
Z-103-2-03 |
电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效应、设计合成和反应机理研究 |
孙世刚(厦门大学), |
教育部 |
12 |
Z-103-2-04 |
纳微配位空间的金属-有机超分子组装行为及构效关系 |
苏成勇(中山大学), |
教育部 |
13 |
Z-103-2-05 |
高分子复合材料微加工制备及其物理与化学问题 |
杨振忠(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14 |
Z-103-2-06 |
基于碳氢键活化的氧化偶联 |
施章杰(北京大学), |
张礼和,高 松, |
15 |
Z-103-2-07 |
基于手性膦氮配体的不对称催化 |
侯雪龙(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上海市 |
16 |
Z-104-2-01 |
硬骨鱼纲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 |
朱 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17 |
Z-104-2-02 |
典型有机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行为与调控原理 |
朱利中(浙江大学), |
教育部 |
18 |
Z-104-2-03 |
华北克拉通早期陆壳形成与演化 |
翟明国(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19 |
Z-104-2-04 |
沙尘对我国西北干旱气候影响机理的研究 |
黄建平(兰州大学), |
甘肃省 |
20 |
Z-104-2-05 |
黄土区土壤-植物系统水动力学与调控机制 |
邵明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21 |
Z-105-2-01 |
水稻质量抗性和数量抗性的基因基础与调控机理 |
王石平(华中农业大学), |
教育部 |
22 |
Z-105-2-02 |
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分子机理研究 |
杨维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23 |
Z-105-2-03 |
TNF诱导的细胞坏死分子机制的研究 |
韩家淮(厦门大学), |
教育部 |
24 |
Z-105-2-04 |
禽流感病毒进化、跨种感染及致病力分子机制研究 |
陈化兰(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农业部 |
25 |
Z-105-2-05 |
干细胞多能性与重编程机理研究 |
裴端卿(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
广东省 |
26 |
Z-105-2-06 |
DC细胞活化调控与Th细胞分化机制在免疫相关疾病中的研究 |
孙 兵(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 |
27 |
Z-106-2-01 |
日本血吸虫寄生和致病分子基础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
韩泽广(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 |
上海市 |
28 |
Z-106-2-02 |
若干重要中草药的化学与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
岳建民(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上海市 |
29 |
Z-106-2-03 |
寡糖的合成及某些基于糖类的药物发现 |
叶新山(北京大学), |
原卫生部 |
30 |
Z-106-2-04 |
热休克蛋白和DNA损伤修复基因在环境应激和疾病中的作用 |
邬堂春(华中科技大学), |
教育部 |
31 |
Z-107-2-01 |
有机半导体的设计原理、高效制备与光电器件 |
黄 维(南京邮电大学), |
江苏省 |
32 |
Z-107-2-02 |
时滞系统鲁棒控制的自由权矩阵方法 |
吴 敏(中南大学), |
湖南省 |
33 |
Z-107-2-03 |
生物计算中数据编码与模型构建理论方法研究 |
许 进(北京大学), |
教育部 |
34 |
Z-107-2-04 |
基于不充分信息的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研究 |
周志华(南京大学), |
教育部 |
35 |
Z-107-2-05 |
多源干扰系统的建模、分析与控制理论研究 |
郭 雷(东南大学), |
江苏省 |
36 |
Z-107-2-06 |
复杂对象的几何表示和计算理论与方法 |
鲍虎军(浙江大学), |
浙江省 |
37 |
Z-107-2-07 |
基于自然智能的学习与优化基础理论研究 |
焦李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陕西省 |
38 |
Z-108-2-01 |
高效光/电转换的新型有机光功能材料 |
张晓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39 |
Z-108-2-02 |
热电材料的多尺度微观结构调控与性能优化 |
陈立东(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40 |
Z-108-2-03 |
多功能金属有机聚合物/磷光材料及其在新兴领域的应用研究 |
黄维扬(香港浸会大学),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41 |
Z-108-2-04 |
纳米电催化能源材料的功能定向制备和协同效应机理研究 |
沈培康(中山大学), |
广东省 |
42 |
Z-108-2-05 |
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微结构及相关特性 |
郭 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43 |
Z-108-2-06 |
一维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可控生长及其机理 |
杨德仁(浙江大学), |
浙江省 |
44 |
Z-109-2-01 |
燃料设计理论及其控制内燃机燃烧与排放的基础研究 |
黄 震(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市 |
45 |
Z-109-2-02 |
机械早期故障瞬态信息的小波熵检测与自适应提取理论 |
林 京(西安交通大学), |
教育部 |
46 |
Z-109-2-03 |
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及设计理论 |
滕锦光(香港理工大学),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47 |
Z-109-2-04 |
并联机器人机构拓扑与尺度设计理论 |
高 峰(上海交通大学), |
教育部 |
48 |
Z-109-2-05 |
面向再制造的表面工程技术基础 |
徐滨士(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
北京市 |
49 |
Z-109-2-06 |
燃料电池中多相能质传递与反应动力学的相互作用机理 |
赵天寿(香港科技大学),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50 |
Z-109-2-07 |
广义协调与新型自然坐标法主导的高性能有限元及结构分析系列研究 |
龙驭球(清华大学), |
吴良镛 |
51 |
Z-110-2-01 |
纳米结构金属力学行为尺度效应的微观机理研究 |
武晓雷(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52 |
Z-110-2-02 |
功能材料与结构的多场效应与破坏理论 |
王铁军(西安交通大学), |
教育部 |
53 |
Z-110-2-03 |
昆虫飞行的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 |
孙 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教育部 |
三、【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袁隆平、石明松等人完成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奖。
四、【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通用项目)】:张建民、张噶等人完成的大型结构与土体接触面力学实验系统研制及应用获奖。
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目录(通用项目)
一等奖 |
||||
序号 |
编号 |
项目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推荐单位 |
1 |
F-310-1-01 |
大型结构与土体接触面力学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 |
张建民(清华大学),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
二等奖 |
||||
序号 |
编号 |
项目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推荐单位 |
1 |
F-301-2-01 |
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 |
程安春(四川农业大学), |
四川省 |
2 |
F-301-2-02 |
高产高油酸花生种质创制和新品种培育 |
禹山林(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
中国农学会 |
3 |
F-301-2-03 |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新技术构建及其应用 |
周继勇(浙江大学), |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4 |
F-301-2-04 |
果实采后绿色防病保鲜关键技术的创制及应用 |
田世平(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5 |
F-301-2-05 |
油菜联合收割机关键技术与装备 |
李耀明(江苏大学),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6 |
F-301-2-06 |
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及其应用 |
杨代常(武汉大学), |
湖北省 |
7 |
F-301-2-07 |
低成本易降解肥料用缓释材料创制与应用 |
张夫道(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农业部 |
8 |
F-301-2-08 |
水稻抗旱基因资源挖掘和节水抗旱稻创制 |
罗利军(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 |
上海市 |
9 |
F-302-2-01 |
1.1类原创新药——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 |
邹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
重庆市 |
10 |
F-302-2-02 |
基于生物生存策略的有毒动物中药功能成分定向挖掘技术体系 |
赖 仞(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云南省 |
11 |
F-302-2-03 |
一类单体中药新药参一胶囊创制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
富 力(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大连市 |
12 |
F-303-2-01 |
碳酸盐岩油气藏转向酸压技术与工业化应用 |
周福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13 |
F-303-2-02 |
硫化矿新型高效捕收剂的合成技术与浮选应用 |
钟 宏(中南大学),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
14 |
F-303-2-03 |
岸船空基海上油膜探测传感识别技术及应用 |
李 颖(大连海事大学), |
交通运输部 |
15 |
F-304-2-01 |
厌氧-微藻联合资源化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新工艺 |
张亚雷(同济大学), |
上海市 |
16 |
F-304-2-02 |
工业钒铬废渣与含重金属氨氮废水资源化关键技术和应用 |
曹宏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环境保护部 |
17 |
F-304-2-03 |
高效微生物及其固定化脱氮技术 |
倪晋仁(北京大学), |
教育部 |
18 |
F-304-2-04 |
污染物微生物净化增强技术新方法及应用 |
任洪强(南京大学), |
江苏省 |
19 |
F-305-2-01 |
高性能二次电池新型电极、电解质材料与相关技术 |
吴 锋(北京理工大学), |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20 |
F-305-2-02 |
重大淀粉酶品的创制、绿色制造及其应用 |
王正祥(江南大学), |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21 |
F-305-2-03 |
基于风味导向的固态发酵白酒生产新技术及应用 |
徐 岩(江南大学), |
中国商业联合会 |
22 |
F-306-2-01 |
类人胶原蛋白生物材料的创制及应用 |
范代娣(西北大学), |
陕西省 |
23 |
F-306-2-02 |
全结晶复合孔分子筛催化新材料的创制与工业应用 |
谢在库(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24 |
F-306-2-03 |
新型甲醇羰基化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及工业应用 |
袁国卿(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25 |
F-306-2-04 |
生物法生产富马酸及其衍生物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
黄 和(南京工业大学),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26 |
F-306-2-05 |
含空间位阻的大分子硫化物脱除关键技术及相关催化材料创制 |
郭 蓉(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27 |
F-307-2-01 |
高性能钼合金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
孙 军(西安交通大学), |
教育部 |
28 |
F-307-2-02 |
KBBF族晶体深紫外非线性光学特性的发现、晶体生长与激光应用 |
陈创天(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29 |
F-307-2-03 |
磷酸钙类生物活性陶瓷和骨修复体模板法仿生制备新技术及临床应用 |
王迎军(华南理工大学), |
教育部 |
30 |
F-307-2-04 |
现代混凝土流动性调控与超早强关键技术及应用 |
刘加平(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
31 |
F-307-2-05 |
钕铁硼晶界组织重构及低成本高性能磁体生产关键技术 |
严 密(浙江大学), |
浙江省 |
32 |
F-307-2-06 |
冶金高频液压控制伺服元件关键技术及应用 |
陈奎生(武汉科技大学),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
33 |
F-307-2-07 |
高能射线探测器用碲锌镉晶体材料及制备技术 |
介万奇(西北工业大学), |
陕西省 |
34 |
F-30801-2-01 |
复杂工况三维全场动态变形检测技术 |
梁 晋(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省 |
35 |
F-30801-2-02 |
仿生耦合多功能表面构建原理与关键技术 |
任露泉(吉林大学), |
吉林省 |
36 |
F-30801-2-03 |
大行程、高精度、快响应直线压电电机 |
赵淳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教育部 |
37 |
F-30801-2-04 |
飞机大型整体结构件测量/加工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
赵慧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38 |
F-30801-2-05 |
飞机数字化装配若干关键技术及装备 |
柯映林(浙江大学), |
教育部 |
39 |
F-30801-2-06 |
高性能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制造核心装备 |
尹周平(华中科技大学), |
教育部 |
40 |
F-30802-2-01 |
复杂工况下电机系统高效能运行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
夏长亮(天津大学), |
天津市 |
41 |
F-30802-2-02 |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冷热湿一体化高效处理技术与装备 |
张小松(东南大学), |
江苏省 |
42 |
F-30802-2-03 |
基于行驶环境感知与控制协同的汽车智能安全新技术及应用 |
李克强(清华大学), |
教育部 |
43 |
F-30901-2-01 |
异构多域无线网络协同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 |
马建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教育部 |
44 |
F-30901-2-02 |
下一代互联网4over6过渡技术及其应用 |
吴建平(清华大学),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45 |
F-30901-2-03 |
耗能设备智能运行反馈控制技术 |
柴天佑(东北大学), |
教育部 |
46 |
F-30901-2-04 |
信息密度非均匀下的异构无线组网新技术 |
张 平(北京邮电大学), |
教育部 |
47 |
F-30902-2-01 |
基于生物敏感膜的便携式传感器关键技术及应用 |
蔡新霞(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48 |
F-30902-2-02 |
高精度微纳结构掩模制造核心技术 |
刘 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49 |
F-30902-2-03 |
高速半导体激光器制备、测试与耦合封装技术 |
祝宁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50 |
F-30902-2-04 |
高场静磁装备设计理论和关键技术及应用 |
王秋良(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北京市 |
51 |
F-30902-2-05 |
高性能谐振式传感器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
樊尚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52 |
F-30902-2-06 |
宽带复杂信号实时捕获与合成技术 |
田书林(电子科技大学), |
教育部 |
53 |
F-310-2-01 |
新型自密实混凝土设计与制备技术及应用 |
余志武(中南大学), |
原铁道部 |
54 |
F-310-2-02 |
基于吸收式换热的集中供热技术 |
付 林(清华大学), |
北京市 |
最新本地政策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