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王新民
所在地:
技术介绍:
一、主要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平均生育期242天,比对照石4185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叶色绿色,分蘖力较强。亩穗数48.5万,成株株型较紧凑,株高79.9厘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较饱满。穗粒数32.5个,千粒重45.4克,容重799.4克/升。熟相中等。抗倒性较好。抗寒性优于对照石4185。
品质:2015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品质检测中心测定,粗蛋白质(干基)13.28%,湿面筋(14%湿基)28.8%,沉淀指数(14%湿基)29.5毫升,吸水量68.9%,形成时间3.2分钟,稳定时间4.4分钟,拉伸面积30平方厘米,延伸性153毫米,最大拉伸阻力141BU。
抗病性: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鉴定结果,2012~2013年度中抗条锈病,高抗叶锈病,免疫白粉病;2013~2014年度慢锈条锈病,慢锈叶锈病,中抗白粉病。
二、产量表现
2012~2013年度冀中南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2.9公斤;2013~2014年度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2.1公斤。2014~2015年度冀中南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8.7公斤。
三、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播期10月5~1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5~20万,底施复合肥40~50公斤。秸秆还田地块,深耕前注意适当多施氮肥,同时适当加大播量。春季第一次肥水宜推迟到小麦拔节期,浇好扬花和灌浆水,抽穗以后及时防治蚜虫和赤霉病。
实施条件:建议在北方冬麦区中高水肥地块种植。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