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蒋育红
所在地:安徽马鞍山市
近几年,马鞍山市早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亟待进行改造。“白加黑”路面结构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老路,减少道路施工给城市周围环境带来的噪音、污染等影响,同时大大减少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节约了造价,缩短了工期,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本项目建立了基于“白加黑”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状体的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路面厚度计算指标和方法,为规范的下一步修订提供了参考,并于2009 年初,将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湖南路、花雨路和佳山路这三条路的道路改造中,为政府节约了投资近千万元,既解决了老路利用的问题,减少了环境污染, 又节约了资金。三条道路建成至今已三年多,使用效果良好。在后续的艳阳路、湖西路、太白大道等道路改造中,将该成果加以了应用、推广和深化,创造了良好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依托马鞍山市湖南路、花雨路和佳山路的道路改造,进行相关课题研
究,克服很多困难进行试验,最终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三条路的改造中,并提前半年通过验收;在后续的艳阳路、湖西路、太白大道等道路改造中,将该成果加以了应用、推广和深化。
“白加黑”技术改造资金约为 180 元/m2,与新建道路 280 元/m2 相比,节约资金大约在 100 元/m2 左右,其中湖南路、花雨路和佳山路三条改造道路的机动车道的路面工程量为 78750m2,通过“白加黑”技术共节约资金约为 787 万元; 由于将旧水泥混凝土板作为基层使用,相比挖掉重建减少建筑垃圾约 80cm3/m2; 工程建设中三条路采取同步改造,与新建道路相比缩短工期近一半。
从马鞍山市湖南路、花雨路和佳山路建成后的三年多运营看,使用效果良好。同时在后续的工程中,如在艳阳路中,采用橡胶沥青吸收层代替聚酯玻纤布,由橡胶沥青面层代替 SBS 改性沥青等技术措施,进一步深化了研究成果,创造了良好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成功地应用于湖南路、花雨路和佳山路这三条路的道路改造中,既缩短了工期,又为政府节约了投资近千万元;既解决了老路利用的问题, 减少了环境污染,又节约了资金,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本项目获 2012 年马鞍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 |
![]() |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