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自2004年起,本课题组在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下,围绕自主发明的“基于营养元素的体内可降解吸收金属生物材料”,研究开发多种医疗器械产品,包括骨科、血管内科、普外科、胸外科等领域,涉及I类、II类和III类的10多种医疗器械产品领域。
现已经拥有专门的生物医用合金熔炼的高洁净度熔炼设备、生产棒、丝、管材等多种规格型材的材料制造设备、专业用于医疗器械生产的高精度数控设备、万级洁净厂房、物理化学性能检测的实验室、微生物培养室及培训合格的上岗人员,满足医疗器械严格的生物学检测要求。
现拥有国家注册商标1件,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10多项。目前有来自上海、北京等多地三甲医院的20余名主任医师和青年博士医师受聘为公司技术咨询顾问委员会。一个I类器械产品在2012年获得注册,目前已批量生产和市场销售,其他多个III类的器械产品已完成大量的动物实验,也将在未来1-3年陆续进入临床人体试验。
创新性、先进性:
基于营养元素的体内可降解吸收金属生物材料是本课题组自主开发的生物材料,已形成一系列专利成果,涵盖材料、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医疗器械等诸多方面,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该材料不仅可实现体内的完全降解,而且无毒副作用,其降解产物可为人体所吸收。
应用范围:
各种医疗器械产品,包括骨科、血管内科、普外科、胸外科等领域。
经济与社会效益:
可降解吸收金属生物材料的临床应用将填补国内外空白,必将获得重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项目进展现状:
一个I类器械产品在2012年获得注册,目前已批量生产和市场销售,其他多个III类的器械产品已完成大量的动物实验,也将在未来1-3年陆续进入临床人体试验。
自主产权情况:
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如生物体内可吸收的Mg-Zn两元镁合金材料、生物医用镁或其合金表面的氟取代磷灰石涂层及制备方法、生物体内可降解的多孔镁基复合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可吸收金属髓内钉及其制备方法。
项目相关照片:
图一:现有产品
图二:现有设备掠影
图三:相关动物实验照片
项目合作要求:
合作开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