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306026]吡唑醚菌酯杀菌剂合成新工艺开发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农药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也是全球第一个以“植物健康作用”登记的杀菌剂产品。

2008年,德国巴斯夫欧洲公司在我国首登了95%吡唑醚菌酯原药,随着其工艺的改进,在此后的2013年,巴斯夫欧洲公司又继续在我国登记了97.5%的吡唑醚菌酯原药。

目前吡唑在国内主要聚焦柑橘、香蕉、苹果等经济作物,而国外市场份额相对较大的反而在小麦、大豆、玉米等大田作物上。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吡唑在国内大田上推广还处于开发阶段,当前仅有个别外企在推广,吡唑在大田作物市场的增长潜力很大。

由于作物的很多个生长时期都可以用吡唑,随着成本的下降,吡唑的市场需求还可以扩大2-3倍。

另外,随着多菌灵等传统品种的退出,吡唑有望替代其中大部分市场,未来国内吡唑市场需求有望超过50亿!

吡唑醚菌酯作为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经世界农化巨头巴斯夫公司近十五年的精心耕植,该产品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得到了欧美国家的严苛验证。

在国家中央一号文件大力倡导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以及深入推进农药零增长行动的背景下,吡唑醚菌酯项目的开展正是符合国家产业化优化调整,同时该项目也符合集团公司产业发展规划和投资方向。

“吡唑醚菌酯杀菌剂合成新工艺开发”项目为企业自立项目,立项于2015年7月。立项后,公司集结经营管理、技术研发、工艺生产、市场营销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及业务骨干,组成“吡唑醚菌酯杀菌剂合成新工艺开发专攻项目组”。项目组迅速把握市场需求,联合攻关关键技术,充分利用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全面配套生产测试装备,迅速形成吡唑醚菌酯杀菌剂领域集研发、小试、工业生产、销售、运营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本项目对当前吡唑醚菌酯合成工艺进行系统调研,以主流工艺为基础,开发出了一条简洁高效、原材料廉价易得、合成条件简单温和、三废污染尽可能小的新工艺路线,并形成相关实验室工艺技术方案。

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

第一:采用特殊催化剂进行邻硝基甲苯氯化,提高了反应收率,原料邻硝基甲苯易与产品分离,可实现循环套用;

第二:在还原酰化反应中对苄基醚的还原方法及副产物的控制进行了系统优化,同时对还原酰化两步的连续化反应进行了着重优化,大大简化了工艺的复杂程度,显著提高了收率,降低了三废的产生;

第三:在甲基化反应中采用更为便宜的氢氧化钠代替碳酸钾,减少了碱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草甘膦副产的氯甲烷代替剧毒的硫酸二甲酯进行甲基化反应,使产品中不含硫酸二甲酯,实现绿色生产。

本项目自主开发的吡唑醚菌酯合成工艺生产的吡唑醚菌酯原药纯度高,晶形好,熔点高,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从销售方面反馈来看,吡唑醚菌酯市场需求量大,成果转化应用前景较好。

预计到2018年,项目产品初步实现商业化应用,销售收入达840万元人民币,2019年初达1400万元人民币,到2020年,项目产品随市场需求增长,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销售收入可达2800万元人民币。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也是全球第一个以“植物健康作用”登记的杀菌剂产品。

2008年,德国巴斯夫欧洲公司在我国首登了95%吡唑醚菌酯原药,随着其工艺的改进,在此后的2013年,巴斯夫欧洲公司又继续在我国登记了97.5%的吡唑醚菌酯原药。

目前吡唑在国内主要聚焦柑橘、香蕉、苹果等经济作物,而国外市场份额相对较大的反而在小麦、大豆、玉米等大田作物上。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吡唑在国内大田上推广还处于开发阶段,当前仅有个别外企在推广,吡唑在大田作物市场的增长潜力很大。

由于作物的很多个生长时期都可以用吡唑,随着成本的下降,吡唑的市场需求还可以扩大2-3倍。

另外,随着多菌灵等传统品种的退出,吡唑有望替代其中大部分市场,未来国内吡唑市场需求有望超过50亿!

吡唑醚菌酯作为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经世界农化巨头巴斯夫公司近十五年的精心耕植,该产品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得到了欧美国家的严苛验证。

在国家中央一号文件大力倡导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以及深入推进农药零增长行动的背景下,吡唑醚菌酯项目的开展正是符合国家产业化优化调整,同时该项目也符合集团公司产业发展规划和投资方向。

“吡唑醚菌酯杀菌剂合成新工艺开发”项目为企业自立项目,立项于2015年7月。立项后,公司集结经营管理、技术研发、工艺生产、市场营销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及业务骨干,组成“吡唑醚菌酯杀菌剂合成新工艺开发专攻项目组”。项目组迅速把握市场需求,联合攻关关键技术,充分利用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全面配套生产测试装备,迅速形成吡唑醚菌酯杀菌剂领域集研发、小试、工业生产、销售、运营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本项目对当前吡唑醚菌酯合成工艺进行系统调研,以主流工艺为基础,开发出了一条简洁高效、原材料廉价易得、合成条件简单温和、三废污染尽可能小的新工艺路线,并形成相关实验室工艺技术方案。

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

第一:采用特殊催化剂进行邻硝基甲苯氯化,提高了反应收率,原料邻硝基甲苯易与产品分离,可实现循环套用;

第二:在还原酰化反应中对苄基醚的还原方法及副产物的控制进行了系统优化,同时对还原酰化两步的连续化反应进行了着重优化,大大简化了工艺的复杂程度,显著提高了收率,降低了三废的产生;

第三:在甲基化反应中采用更为便宜的氢氧化钠代替碳酸钾,减少了碱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草甘膦副产的氯甲烷代替剧毒的硫酸二甲酯进行甲基化反应,使产品中不含硫酸二甲酯,实现绿色生产。

本项目自主开发的吡唑醚菌酯合成工艺生产的吡唑醚菌酯原药纯度高,晶形好,熔点高,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从销售方面反馈来看,吡唑醚菌酯市场需求量大,成果转化应用前景较好。

预计到2018年,项目产品初步实现商业化应用,销售收入达840万元人民币,2019年初达1400万元人民币,到2020年,项目产品随市场需求增长,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销售收入可达2800万元人民币。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