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三明市介达热能研究所
返回首页

三明市介达热能研究所

联系人:陈烈涛

所在地:福建-三明市

单位规模: 资料待完善

重点研究领域化工机械

擅长能力锅炉热管、虹吸循环、工业锅炉、复合工质、相变循环、传热工程

单位简介

  所长、工程师。毕业于福州大学。曾任职于福建三明化工厂,现任职三明市介达热能研究所。发明专利有:一种非对称复合抛物面聚光集器: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热利用装置,尤其是太阳能聚光式集热器。它由双侧非对称的带有渐开线或圆弧曲面的抛物面复合形成聚光槽,槽口倾角近似等于当地地球纬度,由集角相当于最大的太阳升角,吸热器装设于聚光槽底部,太阳能同时入射到两侧抛物面上而聚焦于吸热器,因此具有更高的热效率。无需跟踪装置,一年只要调节4次,四季均可使用,用于获得热水、开水、蒸汽、热空气等。集热器是太阳能热利用领域中最为关键的基础部件,在美国,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的研究获得IR— 100奖励。而应用本实用新型并结合采用以下三项重大技术措施:   (1)吸热器采用翘片管喷涂选择性涂层:   (2)采用高效节能价质相变传热技术:   (3)采用电辅助加热装置(用于阴雨云加热)。 一、参赛者基本情况

姓 名 陈烈涛 性 别 男 年 龄 67

文化程度 大学 专 业 化工机械 职 称 高级工程师

电子信箱 smjieda@163.com 手 机 13015688256 所属地区 三明市

通讯地址 三明市中山路303栋608室 邮政编码 365001

二、参赛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智能虹吸相变循环传热技术及成套装备

参赛号码 (网络报名获得的参赛号码)

项目属性 □职务发明 ˇ非职务发明 □个人项目 ˇ合伙人项目 □团体项目

(用“√”注明是职务发明还是非职务发明以及是否属合伙人或团体项目)

项目状况 请选择下列对应的编号填入(3 )内

1、技术方案 2、设计图纸 3、样机(品) 4、产品 5、其他

行业 请选择下列对应的编号填入(7 )内

1、环境与资源 2、电子信息 3、生物医药 4、现代交通与运输

5、新材料 6、先进制造 7、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8、绿色农业

9、其他

著作权(专利)

情况 专利名称 专利号

多效虹吸相变循环传热系统 ZL201210054602.6

智能化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 ZL201220077854.6

机械虹吸相变循环传热系统 ZL200610074267.0

锅炉热管体系 ZL98124252.9

需求

方式 专利转让: 所有权转让费:可商 使用权转让费: 可商

合作开发: 需求资金800—6000万元

融 资: 需求资金2000万元

其 他:另附《发明成果投资合作对接简明表》

三、参赛项目简介

1、项目介绍

智能虹吸相变循环传热技术及成套装备,热管原理 物联网监控,涵盖四项专利,应用于无压/承压/集中供热供暖,高效节能环保,颠覆传统工艺,提升产业价值,其中前期2项专利成功转化,03年获得北京市无压锅炉热管体系节能产品认证;07年获第五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金奖;09年获国家科技创新基金立项且通过验收;13年获首届中国节能环保设计大赛概念奖二等奖。项目转化及其产业化生产有经营模式与盈利模式,已编制商业计划书与项目招标建议书。鉴于中国制造2025已经形成国家规划,尤其是 “互联网 ”已成为产业热点,那么,智能虹吸相变循环传热技术及成套装备引入物联网进行监控,无疑即可纳入中国智造体系。

2、对社会贡献

节能减排已确定为国家战略,治理大气雾霾是全国人民面临的紧迫任务。凝水蒸汽智能虹吸装备与相变循环运行技术的应用推广,能有效改变传统的建筑采暖、工业锅炉供热高能耗与污染环境现状,尤其在西气东送及各地实施煤改气或集中供热大背景下,发挥独特优势,从根本上解决锅炉供热系统存在气阻、结垢、腐蚀、能耗大、排放烟尘多、排放污水多这般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当前推行煤改气及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重大技术创新瓶颈问题。其社会贡献在于:综合节能15-40%,减排二氧化碳、硫化物、氮化物等烟尘15-40%,又能产生其他多项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打造新兴的节能服务产业基础,促进相关企业转型升级。

3、经济效益预测

A、小型节能工程项目:

成本:①材料、智能设备、专用配件与自控装置;②复合介质(选用);③勘察设计;④安装调试;⑤热工、环保检测(选项);⑥财务费用与税费。

收入:按12-18个月的节能价值作为工程报价。

毛利率:200-300%。

B、重点工程项目(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

成本:投入技术与设备①勘察设计; ②材料、智能设备、专用配件、自控装置;③复合介质(选用);④安装调试; ⑤设备运行费;⑥设备维护保养;⑦财务费用与税费。

收入:按节能效益分享50-80%,分享3-5年,甚至5-8年。

毛利率:数倍。净利率:比银行同期存款利率高数十倍。

C、应用于大容量集中供热系统,投建后几个月即可收回投资。况且项目实施过程中至竣工后,有望争取国家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专项扶持资金千万元;争取中央与省级财政节能补贴奖励300元/标吨;享受财税优费及其它多项相关政策。

D、销售智能虹吸装备、专用配件与复合介质,净利率2-20倍。

E、投资数千万,年产多效虹吸智能装备500套,无压虹吸机组300套,复合介质20000立方米,实施承压系统与无压系统节能工程安装,营销网点遍布南北方,产值超亿元,打造新兴节能服务产业基础,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F、伴随产生优良环保效果。

4、创新性与知识产权

由复合贮罐、特种泵与自控装置安装在凝水流道上,并按系统用热工艺选择配置入网器,革除传统疏水阀,用集合疏水控制器充当安全装置,以泵变流量输送返回锅炉,排汽背压/蒸喷虹吸再生蒸汽分级利用,适应变工况, 凝水顺畅转移,无余热排放,对于等压/非等压锅炉供热系统实现相变循环运行,节能减排效果最佳。智能控制,物联网远程监视。突破了热管必须依靠重力回流凝结液的技术障碍,应用于工业、农业、供热供暖各领域及集中供热系统虹吸凝水蒸汽循环运行,形成锅炉供热工程节能减排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涵盖成套无压系统、承压系统虹吸装置与相变循环运行技术,技术方案基本原理是热管相变循环传热原理,拥有多效虹吸关键技术及相变循环核心技术,凸现技术、工艺、结构创新与技术经济性能优势,这在国际上本领域尚未有先例。

A、其技术创新:技术原理先进,利用强制循环代替重力循环使锅炉供热流程如同“热管”实行相变循环,从而改变其膜状沸腾与膜状冷凝过程为滴状沸腾与滴状冷凝过程,极大地提高换热系数;利用虹吸效应,突破热管依靠重力回流的技术障碍;对原有管线基本无改动则可按照分离式热管工艺条件进行安装、调试;全面解决了高、低压管路闭式共网、高温水对水泵汽蚀破坏、疏水阀易坏、背压管道水锤水击、分散的凝水和乏汽难以集中且转移流动不畅、凝水被污染和水质不合格的世界难题。

B、其工艺创新:使大面积大功率的采暖系统与工业锅炉供热流程也适用于分离式热管体系,按照热管工况进行操作运行,实现相变循环超导传热,改变了传统的以水或以导热油为工质的锅炉供热系统为相变循环流程,从而达到综合节能30%以上,并从根本上解决锅炉结垢、腐蚀与能耗大这一世界难题。

C、其结构创新:将热管工作原理与虹吸循环原理结合构成传热体系,利用锅炉、用热设备、传热介质与智能虹吸装备相配合,达到最隹相变效果。这种四位一体的结构设计,这在国际上本领域尚未有先例(科技查新报告结论)。

D、涵盖4项专利:①发明专利:ZL98124252.9;②发明专利:200610074267.0;③实用新型专利:201220077854.6;④发明专利申请:201210054602.6。

5、可产业化成熟度

“锅炉热管体系”首先在建筑供暖、大棚加温、烟草烘烤进行应用实施。2003年与北京斯辰达热管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专利实施普通许可合同》,发布《无压锅炉热管体系》企业标准,在北京市实施了多例燃煤锅炉热管体系、燃气锅炉热管体系、电热锅炉热管体系,由北京市节煤办监测站分别进行热工检测出具《工业锅炉热工试验报告》,又经北京市节能产品评审委员会组织辛定国为首的专家组评审认定,颁发北京市节能产品证书(无压锅炉热管体系)。

98年开始进行工业锅炉热管体系节能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 04年研发机械虹吸相变循环系统新工艺,对化工、纺织、木业、造纸等工业锅炉热管体系进行应用实验,均取得极佳的节能减排效果,2011年进一步研制智能虹吸装置及专用配件,应用于48个烘筒组合的染布烘干机,革除疏水阀,取得成功。2009年获得国家科技创新基金立项支持,2011年12月通过验收。

几年来技术开发历经产品结构原型改进、产品定型小试完善系统功能、产品中试小规模进入市场、产品标准化批量生产四个阶段。自制复合介质试验达标,与专业厂家合作研制汽液低温混输Ⅰ型虹吸机、中温Ⅱ型虹吸机、高温高压Ⅲ型、Ⅳ型虹吸机陆续投试; 按需对外协作制做贮液贮汽罐。本项目可产业化。

四、附 件

1、《智能虹吸相变循环传热技术及成套装备 》PPt

2、《智能虹吸相变循环传热技术与成套装备》参展图稿

3、《发明成果投资合作对接简明表》

4、四项专利专利证书、技术报告、检测报告、查新报告、用户使用意见、获奖证书、发明人身份证等复印件、工作照和申报项目的产品照片等

5、《我的发明故事》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