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光临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创办时间:资料待完善 单位属性:211 所在地区:广东 广州市 相关行业:医疗器械

联系人:许恩平

登陆后向院校管理员咨询
加入院所

    单位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广东省省属重点大学。学校现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和南海 3 个校区,占地面积共 3079亩, 校舍面积共 126万平方米。校园景色怡人,人文景观遍布,文化气息浓厚,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1个重点培育学科),9个国家 “ 211 工程 ”重点建设学科, 18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有83个本科专业,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0多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00多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涉及到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医学、艺术学等 12个学科门类。有15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有教育部激光生命科学重点实验室、环境理论化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教育部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与光子技术实验室、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有8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广东省高校科研型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7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还拥有“物理学科基础课”、“信息传播”、“心理学”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此外,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网络图书馆、广东高校建筑规划设计院等机构均设在学校。校自建国之初就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现招生范围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5175人,硕士研究生6999人,博士研究生714人,博士后在站人员99人,每年在校留学生达1000多人次,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更多>技术专家30

    • 张准 张准 研究领域:其他电气自动化 研究方向:资料待完善 咨询
    • 王光辉 王光辉 研究领域:纳米及超细材料 研究方向:资料待完善 咨询
    • 於亚飞 於亚飞 研究领域:其他电气自动化 研究方向:资料待完善 咨询
    • 魏正军 魏正军 研究领域:单光子探测与量子信息技术 研究方向:资料待完善 咨询

    更多>技术成果450

    更多>研究机构2

    • 植物发育生物工程实验室

      植物发育生物工程实验室

      机构等级:省级
      研究领域:动植物新品培育 研究方向:植物生长 调,植物基因工程,植物繁殖保育
      机构简介: 展开
      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是在潘瑞炽、莫熙穆、郭宝江等老一辈植物学家半个多世纪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的基础上于1996年成立的,并于1997年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的合格验收。实验室在植物生理研究方面有较长的历史和深厚的积累,在长期植物生理学特别是植物生长物质研究的基础上,紧密跟踪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前沿,以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为材料,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深入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同时结合区域生物资源特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热带亚热带花卉和经济作物的应用基础和资源保育研究,致力于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作为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广东省植物学重点学科的支撑实验室,目前形成了植物生理与生长发育调控、植物基因工程、植物繁殖与保育生物学、植物次生物质代谢以及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等5个研究方向,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科研实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珠江学者1人,教授1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7人,专职技术管理1人,在站博士后8人。 重点实验室面积约3,000平方米,拥有总值约2,000万元的仪器设备。在校内外建成3个科研与成果推广基地。重点实验室注重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5年来培养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198名,为国家和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输送大批科技人才。2004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专项培育项目1项,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1项,参加国家“973计划”子课题项目3项,国家“863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支撑计划1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7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6项,科研经费达到2900多万元;发表SCI论文9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4项;出版著作教材5部;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2项。《热带亚热带花卉生理研究及其应用》总结10年研究成果,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的成果鉴定,并获2009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 激光生命科学实验

      激光生命科学实验

      机构等级:国家级 研发人员:40人
      研究领域:其他医药与医疗 研究方向:无损功能成像,光学分子诊断,光子学检测,光子中医学
      机构简介: 展开
      激光生命科学实验室是一个以激光科学和生物科学交叉为主、结合物理学、光学、医学、遗传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科研机构。在中科院院士刘颂豪教授倡导下,于1989年建立的激光生命科学实验室,是我国第一个以激光生命科学命名的专业化实验室,也是广东省第一批省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于1993年12月通过广东省重点实验室验收,2007年升格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本实验室依托光学国家重点学科和生物学一级学科,现已具有光学、生物物理学博士授权点及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光学与生物学交叉的博士后流动站。已建成了产学研结合的、光学和生命科学交叉的科研基地及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国家“211工程”建设,实验室面积已达7000平方米,科研设备原值超过4500万元。实验室以光子学技术与生命科学交叉学科为基点,以生命体结构与功能信息的光子学检测技术为核心,开展从基因水平、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到组织水平的多层次、多模式、全方位的无损、快速光子学诊断和监测方法与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研究方向有:无损伤的功能成像技术及应用、光学分子诊断与光学治疗、活体生理病理信息的光子学检测及监测、光子中医学。实验室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与仪器开发,包括:无损伤光声功能成像系统;种籽活力的光子学快速检测技术及仪器;电化学发光转基因快速检测技术及仪器;基于植物应答传感的生态与环境污染光子学监测技术及仪器等。实验室重点突破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疾病、农业现代化和环境污染等重大关键难题,从而为改善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并用于探究生命过程的本质,揭示重大疾病的机制,为生命科学发展开辟新途径。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