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光临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福州大学

福州大学

创办时间:资料待完善 单位属性:211工程院校 所在地区:福建 福州市 相关行业:自动化应用,农药,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水污染治理,生物化工

联系人:郭老师

登陆后向院校管理员咨询
加入院所

    单位简介

    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3084人,专任教师182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含双聘院士4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学校现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60个,即:1个省部共建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平板显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土木工程防震减灾信息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3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设计)中心、工程实验室及开发研究基地。 “十一五”以来,学校获各类科技项目6396项,科研资助经费超过13 亿元;国家专利授权总量867件;科技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6073篇。科技服务工作快速发展,“产学研用”合作进一步深化,对外签订技术合同1940余项,实际到校经费3.92亿余元;成为全省高校中唯一获科技部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高校;集科学研究、企业孵化、创业人才培养、闽台合作交流和公共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正全面展开。 福州大学科学技术开发部是福州大学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服务于各业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合作开发的全校统一归口服务管理单位,由校长授权负责开展科技中介和福州大学与全国各省、市、地区的各行业的横向科技合作工作。

    更多>技术专家132

    • 薛金萍 薛金萍 研究领域:专用化学,肥料 研究方向:功能性配合物 咨询
    • 汤儆 汤儆 研究领域:其他化学化工 研究方向:电化学微加工、纳米电化学、电分析 咨询
    • 赵 云 赵 云 研究领域:汽车,机械检测,其他机械 研究方向:汽车检测、汽车振动、汽车控制系统、阻尼元件 咨询
    • 张卫波 张卫波 研究领域:汽车 研究方向:汽车 咨询
    • 吴任平 吴任平 研究领域: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污染治理 研究方向:传统陶瓷、特种陶瓷、环境材料、水处理、固体废弃物 咨询
    • 郑玉婴 郑玉婴 研究领域:生物医用材料 研究方向:资料待完善 咨询
    • 胡步发 胡步发 研究领域:人工智能,硬件/数码 研究方向:人脸检测识别 咨询
    • 吴亦锋 吴亦锋 研究领域:机械检测,通信 研究方向:机电系统控制、PLC系统 咨询

    更多>技术成果1,298

    更多>研究机构6

    • 福州大学遥感信息工程研究所

      福州大学遥感信息工程研究所

      机构等级:高校隶属机构 研发人员:20人
      研究领域:环境监测 研究方向:环境监测,遥感,城市环境
      机构简介: 展开
      福州大学遥感信息工程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原名福州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主要 致力于环境与资源遥感应用领域的研究和高级人才的培养工作。 研究重点主要围绕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环境资源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利用先进的遥感对 地观测技术对海峡西岸三大中心城市(福州、厦门、泉州)和三大流域(闽江、晋江、九龙江)开展区 域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针对三大城市的城市环境变化、城市热岛效应以及三大流域的水环境和沿 岸生态环境变化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此外,还开展了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影像地物信息提取、 不同传感器数据对比以及多金属矿化带蚀变信息辨析等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攻 关重中之重项目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国家地调局和爱尔兰、澳大利亚、日本等 许多国内外重要项目。
    • 福建省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省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机构等级:省级
      研究领域:纳米及超细材料,其他医药与医疗,其他电子信息 研究方向:抗癌光敏剂,纳米气敏材料,光记录介质·,染料敏化剂,纳米氧化物
      机构简介: 展开
      福建省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是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1年12月批准成立,2003年授牌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之一。它由技术依托单位福州大学功能材料研究所与依托企业福建省龙华药业有限公司注册的“福州光敏材料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行。专业方向为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工程化。目前主要研究与开发领域有生物医用材料、信息存储材料和纳米无机-有机复合敏感材料。近5年来承担了国家科技部攻关项目一项,省科技厅重大项目两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一项,省发改委产业化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及省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完成了新型酞菁类抗癌光敏剂,国家全新I类新药的临床前研究和新药注册;纳米陶瓷一氧化碳气敏材料与元件中试和酞菁类光记录介质材料(CD-R染料)的研发和扩试,已申请并获授权发明专利多项,发表论文近百篇。科研团队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研、工程师)、助教(技术员),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四十余名构成,具有高压液相分析和制备色谱仪、变温磁化率测定仪、纳滤膜过滤机、低温冷冻干燥机、可见/紫外光谱仪、荧光光谱仪、低温高速离心机、LB膜拉膜机、纳米粒径分析测定仪、物理化学吸附仪、气敏测试仪等大型进口精密贵重仪器和几十台(套)常规合成制备用仪器设备,另外,还购置了中试设备并建有中试车间。研究用房约500M2,中试车间150M2,近5年科研经费约900多万元。 研究方向 : 1. 纳米氧化物类和金属大环配合物的结构化学及构效关系研究 (1) 纳米氧化物纯相与掺杂相的晶体结构、缺陷结构与显微结构 (2) 金属大环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 (3) 功能化合物的波谱学与结构化学 (4) 功能材料的构效关系 2. 新型抗癌光敏剂的研究与开发 (1) 用于光动力治疗癌症的抗癌光敏剂金属酞菁类配合物的合成、分离、纯化与光敏活性研究 (2) 新型抗癌光敏剂原料药与针剂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化 (3) 与新型抗癌光敏剂匹配的医用激光治疗仪的研发与生产 3. 纳米气敏材料和器件的研发 (1) 用作CO、O2、NOx等气体敏感材料的纳米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的合成工艺研究 (2) 电子材料用的纳米粉与纳米膜的制备工艺 (3) 纳米气敏材料及其器件的产业化 4. 光记录介质材料金属酞菁类配合物的研发 5. 用于光伏产业的染料敏化剂研发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